首页
申报表
教学队伍
历史沿革
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效果
特色创新
教学资源
教学论坛
教学资源
电子教案
第一部分·文选教案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论语》节选
《礼记》节选
《孟子·许行》(节选)
《墨子·非攻》
《老子》选讲
《庄子·北冥有鱼》
《诗经》选讲
《国殇》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第二部分·通论教案
绪论
怎样查字典辞书
词义的演变
汉字的构造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判断句
叙述句
宾语前置
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
否定词
代词
介词
上古音
近体诗格律
古书的注解
多媒体课件
文选
1.1(《左传》简介)
1.2(鄭伯克段于鄢)
1.3(晉靈公不君)
2.1(《战国策》常识)
2.2(馮諼客孟嘗君)
2.3(触龍説趙太后)
3.1(《论语》的基本常识)
3.2(学而)
3.3(公冶长)
3.4(季氏)
3.5(荷蓧丈人)
4.1(《礼记》的版本)
4.2(礼记·大同)
4.3(学记)
5.1(孟子及《孟子》)
5.2(《孟子·许行》)
6.1(墨子及《墨子》)
6.2(墨子·非攻)
7.1(老子其人及《老子》)
7.2(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7.3(老子·天之道)
7.4(老子·小国寡民)
8.1(《庄子》简介)
8.2(北冥有鱼)
8.3(百川灌河)
9.1(桃夭)
9.2(静女)
9.3(无衣)
10.1(楚辞的注本)
10.2(国殇)
11.1(《汉书·艺文志》简介)
11.2(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12.1(《吕氏春秋》及注本)
12.2(《吕氏春秋·察传》)
通论
1(绪论)
2(怎样查字典辞书)
3.1(古今詞義的異同)
3.2(古代漢語詞義的變化)
3.3(詞的本義)
3.4(詞義的引申)
3.5(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4(判断句)
5.1(叙述句概述)
5.2(双宾语句)
5.3(动量表达形式)
5.4(被动句)
6(宾语前置)
7(词类活用)
8(名词作状语)
9(否定词)
10.1(代词概说)
10.2(人称代词)
10.3(指示代词)
10.4(疑问代词)
10.5(特别指示代词“者”、“所”)
11(介词)
12.1(古代汉语连词概说及常用连词)
12.2(连词“而”)
13.1(语气词与语气)
13.2(句末语气词个案)
13.3(句首句中语气词)
14(词头和词尾)
15.1(汉语语音发展简史)
15.2(音韵学的功用)
15.3(上古声调)
15.4(上古韵部)
15.5(上古声母)
15.6(了解上古音常识对学习古代汉语的帮助)
16.1(中古音常识)
16.2(切韵)
16.3(《广韵》四声与现代普通话四声比较)
16.4(广韵韵母系统)
16.5(《广韵》声母系统)
16.6(三十六字母系统)
16.7(中古声母演变规律)
文字学
汉字的构造
古今字、通假字
知识拓展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电子书
大家小书《诗词格律概要》王力
大家小书《训诂简论》陆宗达
大家小书《语言与文化》罗常培
古代汉语词汇学
古汉语词义答问
汉语词汇史概要
《说文解字》精读
汉字简化字与繁体字对照字典(苏培成编)
中國文字學(唐蘭)
古今字音对照手册
汉字古音手册 郭錫良
古汉语语法纲要[加]蒲立本
汉语史论集(郭锡良)
训诂学要略(周大璞)
訓詁叢稿(郭在貽)
简明汉语史(上)
简明汉语史(下)
徐复语言文字学丛稿
徐复语言文字学晚稿
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何九盈
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鲁国尧卷
方言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史丛书)
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
自学、拓展学习帮助和网络资源
自学、拓展学习帮助和网络资源
试题库
上学期试题资料A卷
上学期试题资料B卷
下学期试题资料A卷
下学期试题资料B卷
习题库
习题库来源说明
综合练习题1
综合练习题2
综合练习题3
综合练习题4
综合练习题5
综合练习题6
综合练习题7
教学录像
浙江外国语学校古人的姓氏名字录像(马丽副教授)
浙江外国语学院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录像(李倩副教授)
浙江外国语学院词庄子.百川灌河录像(高列过教授)
首页
>
教学资源
>
电子教案
>
第一部分·文选教案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2011/10/29 12:57:40
下一篇: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地址:中国·杭州·文三路140号 电话:86-0571-88213062 邮编:310012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浙ICP备11019885号 版权所有:浙江外国语学院 技术支持:
五角星科技